问:本市住宅资源能源节约工作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 答: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自1996年本市被建设部列为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以建筑节能、新建住宅全装修和“四新”成果集成应用为切入口,依托科技进步,推进资源能源的节约和住宅整体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节能方面,2002年起开展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试点,2005年起新建住宅已全部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的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实施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住宅约200万平方米。节地方面,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推进了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住宅建设。节水方面,推广节水型器具,开展了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的试点,完善了相关技术。节材方面,“十五”期间累计推进了近2000万平方米全装修住宅,约占竣工总量的18%。并积极推广新型建材的应用。 但是,本市住宅建设消耗的资源能源仍然较大,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节能省地工作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明确中长期推进目标,完善推进机制和技术支撑,树立全社会的节能降耗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问:本市住宅资源能源消耗的现状? 答:(1)住宅用地。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供需矛盾突出。目前,住宅用地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7%。住宅的套均面积偏大(根据2005年底全市在建住宅数据,套均住宅面积达到120平方米左右),单位土地的住宅套数相对较少,而且有些户型还存在大而不当的现象。(2)住宅用能。根据相关部门调研成果,2005年本市城镇住宅使用能耗约占全市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8%以上,住宅能耗已成为本市用电峰值屡创新高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市民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住宅能耗将以较快速度刚性增长,对能源供应的压力日趋加大。(3)住宅用水。上海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2005年上海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8.12亿立方米,已占全市自来水总售水量的36%。而且,居住区绿化浇灌、景观水补给等消耗了大量优质自来水,每年约1000毫米的雨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4)住宅用材。住宅以毛坯房供应为主,市民两次装修造成了建材的很大浪费,而且产生了安全隐患。可以说,住宅小区节能降耗的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潜力大。 因此,及时制订《上海市新建住宅节能省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实现本市住宅资源能源的节约、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问:下一阶段,本市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在全面分析本市住宅建设现状、趋势的基础上,制订《指导意见》,它是今后一个阶段,指引本市新建住宅节能省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指导思想的把握上,我们的总体考虑是: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以显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创新和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管理手段,依托科技进步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上海实际的住宅建设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推进本市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并坚持了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使住宅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二是坚持全面节约原则,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努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原则,努力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的集成应用;四是坚持注重实效原则,确保新建住宅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 问:《指导意见》提出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有什么特点? 答:《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立足现状,符合实际。根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相关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实际,依托课题研究以及项目试点,在系统总结本市住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分析节约潜力,并多次征求了专家、开发企业的意见而确定的,力求做到前瞻性、现实性和操作性的统一。二是突出重点,力求领先。在对其他直辖市和兄弟省市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潜力大、先突破的原则,以中小套型住房、围护结构保温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住宅全装修推进等为近期工作的突破口,明确目标、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得本市的住宅资源能源节约成效力求在全国同类地区处于前列。三是全面考虑,系统推进。住宅小区节能省地的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潜力大,《指导意见》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等五个方面,整体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强制与引导相结合,力求实现新建住宅资源能源的全面节约和整体质量的提高。 问:推进新建住宅节能省地住宅发展的工作机制上有什么创新? 答:为了切实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等综合管理手段,着力完善强制与引导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在强制措施上,一是完善从土地出让到交付使用的住宅建设全过程行政监管机制。抓住土地供应的源头,将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有关要求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比如,中小套型住宅比例、全装修住宅比例、建筑节能标准等,并将其作为后续管理环节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细化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等后续管理环节有关节能省地的具体审查要求。二是充分利用强制性标准规范,提高技术要求。修订上海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65%节能水平的强制性标准;定期颁布更新住宅建筑节能省地环保推广、限制和禁止应用的技术目录;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提高家用空调器、节水型器具的市场准入门槛等。三是依托法律、法规,创新管理机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制订和落实,逐步建立居住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认定审核机制、建筑节能的后评估机制、资源能源节约的公示机制等,有效推进节能省地目标的实现。在引导措施上,一是加快研究制订激励政策。对高于强制性要求的住宅项目,给予开发企业或消费者有关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深入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每年培育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发挥项目的技术攻关、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引导企业和市民树立良好的节能降耗意识、科学的住宅建设和消费观念,为全市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同时,《指导意见》尽管是指导性的文件,为了切实落实相关工作,我们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梳理,形成了包括“政策措施、技术标准和应用研究”等3类的15项具体工作,明确了牵头部门、共同推进部门以及进度安排。 问:请以一个典型居住区为例,介绍住宅资源能源的节约情况? 答:某项目位于外环线以外,总住宅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总户数为1019户,容积率1.2,绿化率近40%。采用了多项节能省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节能: (1)空调与采暖节能,达到65%节能标准,可实现年节约用电76.2万千瓦时,户均年节约近750千瓦时。降低了能源开支,且提高了住房的热舒适度。 (2)太阳能利用,部分住宅使用建筑一体的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面积320平方米(每平方米集热器可产60度左右的热水60升,年相当522.2千瓦时),年节约用电16.7万千瓦时。 2、节水: (1)节水型坐便器(从9升到3/6升)和淋浴器(35%节水率)使用。据调查数据显示,淋浴和冲厕用水占居民生活用水的近50%,两项措施可实现每年节水约5万立方米。其中,节水型坐便器使用节约近3.1万立方米,户均约30立方米。 (2)雨水利用和河道水处理利用 收集屋顶雨水利用,小区杂用水的20%由雨水解决,其余杂用水由河道水解决,总可节约用水约6万立方米。雨水等处理后每立方米水运行费用0.5元-0.6元,经济性明显。(每年,全市新增居住区绿地约500公顷,按2升/平方米/天灌溉水计,年耗水需365万立方米左右) 因此,小区可实现年节约用水近11万立方米,节水率35%。 3、节地: 提高了中小套型住宅比例,小区套均面积110平方米,与120平方米套均面积的住宅相比,同样的土地,可多供应住房86套。 4、节材: 所有住宅都实施全装修,避免了两次装修引起的材料浪费和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小区至少减少建筑垃圾1000吨。 因此,采用适用成套新技术,与一般住宅相比,建造成本增加在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元以内,就可实现大量的资源能源的节约,也有效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开支,提高了住房的舒适度。 “十一五”期间,减少使用能耗90万吨标准煤(近280万千瓦时),减少自来水消耗1.5亿立方米,4000万平方米左右住宅实施全装修。
原作者:
来 源:解放日报
共有1710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