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天天有,岂止“3·15”。2007年3月15日至今,家居业维权事例不断。本报记者特搜罗了其中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供您参考。看了他人的维权事件,或许自己在消费时能多留心,省去不必要的烦恼。 最无奈 东方逸品“人间蒸发” 消费者讨债无门 主角:北京东方逸品装饰公司 事件:自去年进入12月份,北京东方逸品装饰公司的签单业主们发现,工地无人施工,公司总部无人接听电话,大门甚至被封,其在蓝景丽家和居然之家设立的分部也相继关门,该公司“高层卷款逃跑”“经营不善”的消息到处流传。而此时,业主们有的工程进行到一半,有的已交主材款迟迟不见主材,已经施工完毕的还没到保修期限。一时间,东方逸品“人间蒸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点评:在房产中介老总卷款逃跑的新闻背景下,东方逸品的“人间蒸发”绷紧了消费者们的神经。虽然消费者们的权益最终通过卖场得到了保障而告一段落,业内人士评价此为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这个有10年历史的装饰公司的突然“蒸发”,让消费者们难以置信的同时,在选择装饰公司时更加谨慎。 最头疼 部门不协调 集成产品售后服务脱节 主角:实创装饰 事件:北京市的康先生于2006年年底选择了实创装饰的288套餐装修,橱柜和成品门等材料均由实创配送。入住半年多后,橱柜台面倾斜达8毫米之多(橱柜台面倾斜误差不应超过2毫米),导致康先生一家无法做饭。多次向实创装饰客服反映之后,维修人员虽然上门更换了康先生家被水泡坏的背板,但却告诉他,橱柜倾斜问题无法解决。康先生只好联系当初负责自己工程的项目经理,但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点评:家装公司推出的集成产品(有的是自己生产,有的由第三方供货)为消费者解决了跑市场选材料的辛苦差事,确实是件好事。不过,如何协调好装饰部门和材料部门、装饰公司和第三方供货商的关系,避免集成产品售后服务脱节,真正做到主材促销员所说的“找不着厂商,找公司”是各家装公司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最幸运 暖气阀自裂水淹家具 经销商先行赔付 主角:山东一暖气阀经销商 事件:据《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李女士于2006年11月在一经销部买了一个暖气阀门,安在卧室的暖气上使用。不到一个月,阀门突然自行断裂,李女士家中木地板、家具等被水不同程度浸泡,损坏严重。经销商表示,消费者应该找供货方、生产方要求赔偿,与经销商无关。由于李女士购买的暖气阀门既无产品包装,又无阀门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质检部门也无法出具相应检测报告。区消费者协会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无论是否能联系到供货方和生产厂家,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均应承担先行赔付责任。经过半年多的追缴,李女士终于从经销商手中拿回了3000元钱赔偿金。 点评:李女士幸运地通过消协从经销商手中拿到了赔偿。虽然不是你生产的,但是你卖的,产品出了问题,不管能否联系到供货方和生产厂家,经销商应该为消费者的损失买单。 最细心 实木家具不“实”签订合同要审慎 主角:上海一实木家具厂 事件:去年5月,家住双山路的王女士在永兴路一家商场订购了上海越丰家具厂生产的樟木实木家具,约定家具中不能有密度板。家具送到家,王女士发现家具中有中密度板。王女士一纸诉状送到了市消保委。由于证据确凿,厂方同意退货,一共赔偿消费者8000元。 点评:先约定“全实木”,家具到后再验货,王女士因细心而拿到了赔偿。该市消保委家具专业办公室工作人员称,标称“实木家具”的主料应该标明实木的名称,实木家具的衣橱背部、抽屉板等非关键部位允许使用中密度板等辅料,但必须注明。消费者在选购实木家具时,必须在家具购买合同上注明主料和辅料的名称和部位,避免引发纠纷。看来,在购买实木家具时,消费者还真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然商家“骗你没商量”。 最窝火 效果图与实景相差甚远 无标准难协商 主角:福州某景观设计公司 事件:据《福州晚报》报道,尹先生于2007年4月开始装修自家别墅,准备将别墅前的空地装饰成小花园,并选定了一家景观设计公司。双方签订合同,项目总金额为6万元,尹先生于合同签订之日支付3.5万元。但7月22日,尹先生到施工完毕的现场看后大吃一惊,因为花园实际效果与设计图相差甚远。尹先生要求景观公司按设计图整改,但一个星期后,景观公司再次通知尹先生验收时,他发现很多问题根本没解决。景观公司却称,他们就是按设计图施工的,实际效果跟设计图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事,并要他支付剩余的2.5万元。尹先生投诉至当地消委会,经协商,景观公司提出不要剩余的2.5万元,尹先生自己解决花园存在的问题。 点评:尹先生的事件其实是一个放大了的“效果图与实景图相差甚远”的装修案例。业内人士认为,效果图上展现出来的灯光、色调等,大多是设计师们利用专业电脑软件反复修饰而成的,与自然条件下的实际效果常常相去甚远,而且图纸的可操作性都有待实际施工的检验。但当初消费者购买的岂不就是效果图上的感觉么?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这类实景与效果图相差甚大的纠纷往往难以协商成功。而就算获得赔款,“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消费者想要的装修效果仍然无法达到,窝火啊。 最难防 真假难辨 网上招标招来大骗子 主角:某装饰公司设计师 事件:去年10月,何平(化名)在某装修网站上发布了家庭装修工程的个人招标消息,并在10月21日与××装饰公司设计师签订了全包装修合同。当天,何平付了13700多元的首期款,其中12500元由设计师大其(化名)收取,余款1200元设计师指定由工长吴某(化名)收取。11月11日,何平按照合同支付了中期款及增项费用1.3万元左右,由吴某收取,后从大其处得知,所收费用并没有上交公司。一周后,工地停工,吴某手机停机。此后,工程开始拖拉。12月25日木门送达之后,装修彻底停工。何平家还有墙面涂刷、木工油漆和地板、防盗门及橱柜安装等多个项目都没完成。无奈之下,何平只好来到××装饰公司位于大兴的总部,却被告知一直与何平接洽的设计师在与何平签订合同前就已离职,合同是设计师私刻公章后伪造的。 点评:网上购买建材、网上找装饰公司和水电改造公司……网上××成为年家居业的消费热点,但网上信息是否属实?所送货物是否与宣传一致?售后服务有无保障?网上公司会否随时蒸发?一连串的问题随之而来。虽说花多少钱,买什么样的产品,享受什么样的服务,但在“雾里看花”的虚拟世界,没有了“实际”“实地”“实证”的支撑,保障系数下降不少,也让人对假招数防不胜防。 最惊讶 低价不低 集采团购内藏猫腻 主角:沈阳某团购网站 事件:2007年5月7日,时代商报记者以商家身份“有意加盟”为由到沈阳某团购网站进行了一番暗访。在记者与该网站的负责人马先生的对话中,对方“什么样的商品都无所谓”“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先加价再打折”“只要你我一齐说是团购价,他们上哪儿知道去”等话彻底揭穿了集采、团购宣扬“绝对低价”的谎言。 9日下午,该记者又以团购网站业务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家具城内一知名品牌的橱柜销售店,集采、团购组织者“拿回扣”再次得到证实。负责人张先生得知记者来意后,未等记者提出“条件”,马上给出了销售价10%的回扣,“你要是觉得不满意,还可以再谈。”得到肯定回答后,对方马上点头,“他们买完东西,你回过头来直接取现金,我们以前都这样做。” 点评:团购竟然有假?估计很多消费者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还以为自己买了便宜好货呢。价格明降暗升、售后服务缩水、临时毁约等都是消费者在选择集采、团购时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倘若您选择参加团购,一定要事先咨询,多跑市场,多问价格,尽量选择那些有规模的组织方和信得过的大品牌商品,避免高价买了低价物。
原作者:
来 源: 京华时报
共有2213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