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家的发言,总的感觉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编制研究的初步成果是比较好的。原因有四: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特别是有苏副省长的具体运作;二是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国内一流的空间规划专家的支持。几个专题研究比较深入,特别是在硬软两方面的研究都比较透彻;三是得到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刚才省直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这些意见都非常值得加以落实;四是编制单位——中规院,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值得表扬。但是也要认识到规划编制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编无止境,每次修编讨论都有可以继续完善的余地。根据大家的意见,我认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七个方面关系,并进行深化研究: 一、台海关系 台海关系是这个规划有别于建设部前期已经编制的其它几个城镇群规划的地方。本次规划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涉及海峡两岸的规划,涉及到台海。就像卢展工书记所说的,海峡西岸和东岸的台湾,都在编制城镇群规划,东西两岸城镇群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世界上复杂城镇群的关系无不如此,因此被称之为“竞合”关系。 说到海峡两岸的竞争,一是比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质量;二是比生态环境的优化;三是比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吸引和争夺人才;四是比产业升级、产业配套和发展的潜力。在这四个方面都会存在竞争关系。 有竞争就会有合作。首先是产业的互补协作,存在海峡东岸向海西地区产业转移、升级和传递的关系;二是存在基础设施互接关系;三是存在资源共享关系;四是存在海峡生态环境共保关系。要注意到任一方城市群的空气污染、水污染都会影响到海峡的另一边。由于两岸城镇群存在竞合关系,因此编制西岸城镇群规划必须明确:形式上可能是竞争,而目的和过程方面则是合作。合则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繁荣;分则两败,两岸的发展都会衰退。这就要求我们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通过促进“三通”来融合两岸经济,促进竞合关系,这也是避免台湾经济“空洞化”、“瓶颈化”的关键。 二、城际关系 城市群规划非常强调城际之间关系的梳理。本次规划中心的城际关系涉及到三类:(1)处于福建沿海城镇群主轴线上的城市之间的关系。“三足鼎立”也好,“四马齐奔”也好,都要注重协调发展的要求。海峡西岸城镇群是本次规划的主角;(2)主轴线城镇群对应的台湾西岸的台北、台中、高雄这些城市,与厦门、泉州、福州等城市之间的关系;(3)沿海城市与福建中部城市群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福建中部城市群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西地区发展的潜力所在。我认为,福建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可以在初步研究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他们与沿海城镇群发展的道路应该不一样。首先应是专业化。这些城市必须走产业集中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而不是走城市规模扩大化之路。城市的服务功能必须变得很专业,即使规模较小,也有较高的效益;其次是配套化。如有的城市发展方向很清晰,就是为旅游发展服务,或成为沿海大城市的后花园。历史已经证明,这类与整体城市群配套性很强的城市发展就较快。如果引进与自身想要发展的产业相矛盾的企业,那就会两败俱伤;第三是城市面貌特色化。在这方面,我国有不少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如张家界市,就是失败的一例,城市建设没有任何特色,没有自己的地方风格,所以这样的城市就不吸引人。游客去武陵源景区游览后就不会回到张家界市,因为游客对它已不屑一顾,城市就难以繁荣。安徽省的黄山市就不一样,黄山市的风貌和黄山的风景就比较互补,回良玉当安徽书记时对黄山提三条要求,现在还在实施之中。一是所有的徽派建筑要保留;二是所有新建建筑必须是徽派的,都要有徽派建筑的文化元素;三是所有非徽派的建筑要逐步改造。按这样三句话,坚持十年、十五年的时间,黄山市的面貌就会崭露头角,形成非常具有风貌特色的城市。这三句话体现了中小城市规划的精粹。武夷山为什么发展得好,也是因为在发展的同时追求了自己的特色。如果我国的城市都像张家界市那样,到处都是玻璃幕墙、马赛克的欧陆式建筑,就没有吸引力。欧洲的城市为什么吸引人,就是有特色。总之,城市之间应互补配套,避免同构竞争。因此中部的城市要实现健康发展,要在上述“三化”上下功夫。 总之,本次规划强调的城际关系就是“两岸融合、三线联动、四省受益。”两岸融合就是海峡两岸的城市群要融合;三线联动是指沿海城镇群、台湾西岸城镇群和福建中部的城市群要联合动作,走共同繁荣之路;四省受益就是指福建省全部和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的某些地区都要共同受益,实现互惠发展。 三、港城关系 港城关系主要是指海港,也涉及到空港。港城关系的处理是非常大的一门规划学问,很多地方,港城关系没有处理好,要么是浪费港口资源、要么是城市发展没有受益于空港和海港。如南京和福州机场的选址就存在此类问题。南京机场的规模一直到现在都上不去。而杭州机场选址就较为合理,很好地把周边地区先富起来的人群都吸引过来。因此机场的科学选址很重要,与城市发展会形成非常强的互动关系。杭州机场除了空港建设外,还规划70平方公里的空港开发区,机场还预留了一条跑道,建成后,机场等级可以大大提高,流量可以增加70%。 除了空港这些问题,海港的建设更重要。目前,海西的港口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一是海港布局比较分散;二是优先发展的次序不清晰。要认识到发展次序不仅决定于原有的基础,而且决定于港城关系如何互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方腹地的关系尚不紧密。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是由后方腹地决定的,也能起反作用;四是目标定位和目标实施能力问题。早期浙江的货物主要运往上海港,去宁波港很少,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宁波港口容量很大,但是货轮较少。外轮到宁波港一个星期才一班,到上海港一天就有两班,许多企业自然把货都运到上海港。所以,能不能集中全力,分出港口的优先发展欠序,这是决定性的。只有好的港口资源是不够的。如果别人先发展,形成先发优势,吸引了你的物流,那么你光有资源优势,仍然会失去发展机会。 因此,我认为港城关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明确港城互动互利关系;二是海港、空港都要多功能。空港要有空港开发区配套,比如发展IT产业、生物基因和纳米材料等高科技产业,这类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有的企业半年的产量可能只有一集装箱,而且进口的原材料也很少,但是这些产品追求转运的快速,所以要临近空港;三是港城功能要多样化。世界上成功的港城,无不如此。如阿姆斯特丹、神户等大港,港区都是多功能的,甚至包括旅游、教育和文化等功能。因为港区附近资源的多样化程度往往是很高的,它们的用地往往也是混合的,不应只规划为单一的堆货场;四是要软硬结合。港口服务的软硬件都要跟得上,光硬件好,软件不行,货物压港时间太长,管理跟不上,港口就没有前途,进而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四、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城乡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是指用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来改造农村。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大城市的的近郊区,农地已全部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可以用这种模式来发展;二是城乡互补型。就是农村要形成农村的特色,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就像夫妻联姻,互补共同发展。这种模式适应于大多数的城乡关系。福建绝大多数农村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虽然除了泉州以外,绝大多数沿海城市的特色风格不明显,但是鉴于乡村基本上都仍然保留传统风貌特色,因此要着眼于城乡互补互利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学的鼻祖、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就曾指出,“城乡要像夫妻那样联姻发展”。但我国许多地方却热衷于“一体化”,搞“同性恋”,那就发展不起来。三是城乡网络化配套发展模式。福建70%山区的中,相当数量乡村仍然是相对封闭的,要通过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其发展,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特色风貌。远山区农村主要应采用这种城乡网络化的互补发展模式。总之,处理好城乡关系应侧重采用互补发展模式。 五、产业与城镇协同关系 本次报告没有提到产业集群是一大不足。福建、广东、浙江包括江苏省等沿海地区的发展都有一个特点,即地方经济在空间上的发展基本上是由产业集群决定,有产业集群的城镇就繁荣,反之就停滞不前。产业集群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许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城市主要产业的成长都是由产业集群来决定。国际著名的经济学权威——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曾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不取决于统计学上那些大参数,如GDP、汇率、利率等,而是由毫不起眼的“马赛克”来决定。“马赛克”就是指地理空间上分布的产业集群,这是国家竞争力和地区竞争力之所在。我们过去常常空论城市与产业的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是原定的按规划来实施的,没有一个产业是人为规划出来的,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我们就从来没有规划过晋江的制鞋业。以往的产业计划都是根据过去已有的基础来进行推论。事实上,市场经济远比人为计划更为聪明。而集群作为空间存在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地理空间上是可以规划的。集群与城市的关系,在很长时间内我们没有认真解读,哪些是可规划和不可规划的,也鲜有研究。国外政府很少进行空间上的产业规划,他们的产业规划都是在整个国家和地区层面上的纲要性规划,并不落到空间上。具体到空间上怎么落实,完全由市场来决定。 六、近期和远期的关系 近期的发展不能阻碍远期的发展,当代的发展要给下一代的发展留出空间,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福建省作为一个以生态与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省份,历史的机遇是面向全球化、应对气候挑战,走向国际化。这就意味着所有城市的发展都要走尽可能生态城市的道路。福建省整个区域生态、气候环境基础条件是非常好的,但城市的生态水平并不高。所以,福建省能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不是决定于广大的山区(这些地区的生态资源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插根筷子就能发芽”),而是决定于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是生态的还是非生态的。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应该是让城市与大自然以和谐方式发展,城市的崛起过程应向大自然索取最少。正是基于这个概念,我不赞同福建将来引水30亿立方米来解决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调过来的水将来肯定用不完,这都是有教训的。国内所有城市需水量的估计都是偏高的。水利部老部长钱正英院士到水利部讲课时指出,历史上看,过去对城市需水量的预测基本上是错误高估的。事实上,现在华北所有的城市需水量的趋势都是持平的。从国际经验来讲,城市需水量一旦持平或下降,就不会突然再升高,反而会持续下降。因为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水价提高促进了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开展。水是一种需求弹性系数较大的商品,价格越高,用水量就越低,北京、天津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南水北调每年要调130多亿立方米水,进北京的将有30多亿立方米,结果实际测算下来,可能5亿立方米的水都用不了。近几年整个天津、河北地区的用水量不升反降。福建过去从山区调来的水,有一半以上被空放掉了,非常浪费,这主要是没有从城镇用水的规律出发。从水生态方面来看,一条河,年流量是100亿立方米,传统上就认为可以调10亿立方米的水,不能这样算。调水高峰大多出现在枯水期,这时候调水,不能超过河流那时平均径流量的40%,如果超过40%,水系的生态就会遭到破坏。这些都是经过众多国际经验反复证实过的一些规律,不能去违背,我们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已经很多了。 调水要计算三方面的成本:第一是工程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南水北调工程之方面成本算下来后,每立方米水的成本近4元,这是基于调出之水全部转化为自来水而得出的价格。如果仅1/4的原水被用于城镇生活、生产用水,那每立方米水价将达15元。通过海水淡化,每立方米水的成本也只有5元钱;二是要计及调出地的生态效益;三是要算沿途老百姓因工程建设迁移的社会成本。让城市以对大自然最小干扰的模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生态目标。福建省将来这个战略能否成功,能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就决定于城市的发展模式是不是生态的、可持续的。所以近期和远期这对关系实际上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七、刚性和弹性关系 城市群规划的内容应该刚柔相济。可由市场决定的内容,规划只能对它们进行弹性的适应和引导,在规划体系上可以作一些概念性和调控原则的描述,这也是城市规划一百多年来演变的规律之一。刚性的内容,比如一是环境保护,要明确划定哪些区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二是物种保护。那些海洋物种特有的繁殖地区,要加以保护,这类物种一旦消失了,整个太平洋的物种种群可能就会受到关联性破坏。搞海洋学的专家知道有几类物种定点在这一海域排卵、哺育,就要重点保护;三是文化遗产;四是风景景观资源。无论是城市,还是区域,其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最好的部分,必须让公众占有,让子子孙孙享有。现在有的城市最好的景观被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成了高级宾馆用地,仅为私人或少数人享受,这是违背规划学原则的。五是港口、岸线资源;六是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七是永久性的高产农田,还有那些非常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的产生地,如漳州的香蕉、荔枝已经种植了很多年了,是福建的名产,如果遭到破坏,就会丧失福建的绿色资源。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在空间规划上要刚性地划定保护范围,认真加以保护。英国在编制空间规划时,就将此类需保护的资源分为几大类特殊的空间区域,从而成功地保护了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他无法预测的产业发展,都由市场来决定。我们一定要吸收和接受国内外空间规划编制的教训。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任何科学的规划不可能是一定终身的,必须要经过定期修编,以动态地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我们说规划期限是二十年、三十年,其实没有人能像“算命先生”那样,准确预计二三十年后到底是什么样。所以,规划是可变的,但“变”要通过程序,经过理性分析、定期跟踪研究进行修编,对规划实施的结果定期进行回顾,这样才会使整个规划不至于偏离发展实际而遭废止。所以,规划应该有合理的修编程序,修编的时间表,修编的基准。许多规划为什么编制以后只能是墙上挂挂,因为实际发展和原定规划成了“两张皮”。 我相信把以上这几对关系处理好,海西城市群规划就会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就会获得更好的成果,不会辜负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期望,也不会辜负福建省乡亲父老和海峡对岸同胞们的期望。
原作者:
来 源:福建省建设信息中心
共有283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