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报料家装陷阱 有些小家装公司其实就是中介
http://www.ggyiye.com 2007/7/6 国广一叶
|
“有些小家装公司其实就等于中介,靠中介费维持生计。” 昨日,在看到本报装修调查报道第一期后,从事家装行业十几年的陈夕(化名)报料说。 陷阱一 层层转包侵害消费者权益 “我说出来你都不相信,最多时,我包里有4家装修公司的服装,哪家给我介绍的活,我就穿哪家衣服去干活。” 陈夕告诉记者,雇他的有大型装修公司也有小的,从外面找工人是装修业内默认的“行规”。 据介绍,沈阳大部分装修公司揽到活,与业主谈好工程款后,需要提成净利润的30%左右,然后就转包给下面的工长,每个公司下面都有几个工长。 而工长有了70%的资金后再到外面临时找几个大工转包,工长还要赚一份钱,这里面找的工人一般都是临时的,很少有公司固定员工。 而两种不同级别的装修公司区别只在于,大型公司给的工程款多些,他找干活的就好些,小公司给的钱少,他的活自然就差些。 “正是这种层层转包,使工程质量几乎无法保证,还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陈夕称。 比如说一间100平方米的房子,实码实价装修,瓦工、水暖工、木工等加在一起,再算上材料费,如果只需要2.5万元左右的话,一旦找了那些外聘工人的装修公司,那他们计算出来的费用至少得3.5万元。 陷阱二 料有猫腻花大钱买次品 “除了往外转包赚取利润外,一些公司还依靠把材料偷梁换柱挤出更多的‘水分’。”陈夕称。 仅材料这方面,业主与公司预算的时候都是按一级材料预算的。公司提了钱以后,买材料等事项全部由下面的工长完成,小公司的工长就会在这方面机关算尽,如何以次充好,往往业主掏的是一级材料钱,但到家就变成3、4级材料了,不这样工长不赚钱呀。比如油漆涂料方面,他们买杂牌油漆,回去改头换面,通过换桶换包装全部变成名牌。 另外,他表示,装修人士还有一种赚钱手段就是推销材料。 “他们推荐的材料品牌,基本都是先和厂家谈好回扣的,然后借着消费者对装修公司或设计人员的信任,他们就轻松地赚得这笔外捞。” 为了证实他的话,陈夕带着记者特意走访了几家装修建材商的摊位,并以装修公司的名义洽谈“提成”一事。 结果大多数摊位都答应只要陈夕能够领来一定的客量,他们就给提成,这个幅度占产品销售价格的5%~25%不等,要视具体产品而定。 “其实很多产品,如果是消费者自己买,价格肯定高,但通过装修公司这个价格反而会低些,所以多数消费者并不介意装修公司从中提成,这也是纵容他们的一个原因。”他称。
原作者:
来 源:华商晨报
共有240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