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套型住宅的提出及与国际对比 为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抑制房价上涨,促进住宅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最近两年,我国前后出台了“国八条”与“国六条”政策,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在新开发的项目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占70%。此项内容引起了业界的重大反响。 住宅面积水平比较 国际上除独栋住宅外,一般住宅建筑面积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大,据2002年的住房平均建筑面积统计:日本为85平方米、瑞典为90平方米、德国为99平方米。新加坡小于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户型占70%以上。 而我国2005年对住宅的统计结果为:32个重点城市中,有16个城市120平方米以上住房超过总量的50%,而小于80平方米的住房不足10%。 住宅私有率水平 居者有其屋并非家家均私有住宅,而是有适宜的住宅居住。国际与国内住宅私有率对比如下:英国:70%;美国:62.5%;法国:55%;荷兰:50%;中国:大于80%。 住宅工业化与产业化水平 住宅产业化与工业化密切相依,发展工业化需要普及与实施标准化与模数化,住宅产品提高依赖生产系列与系统化。发达国家的住宅工业化与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 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升华,住宅建设达到一定水平时,应注重住宅功能与性能的提高。发达国家住宅建设更多地关注住宅功能与性能的提高。而我国的住宅开发,还停留在粗放阶段,更多的关注住房面积,忽略住宅品质。 中小套型住宅观念的误识 中小套型住宅不是低标准、简陋的代名词,增加中小套型住宅所占的比例,是针对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广大普通百姓经济能力所及而制定的政策。中小套型住宅符合家庭小型化的需求,不是贫穷的再现。面积小也绝对不是质量标准低的反映。国家试点小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面积不大功能全,标准不高水平高,造价不高质量高,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 中小套型住宅不是随意设计就能成功的。中小套型住宅需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通过四个精心,既能使住宅符合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能使居民居住在功能、性能良好的住宅内。因此设计中小套型住宅,要求像轮船内的客舱、火车上的包厢那样精致、细腻。要珍惜每一平米的面积和每一立方米的空间。 中小套型住宅也不是舒适性的反义词。住宅是家庭生活的主要场所,住宅不是越豪华、越奢侈越好。中小套型更能体现居住的温馨、亲切,更容易提高舒适度;相反,住宅内空旷或杂乱堆砌,只能引起居住者心理不安,使居住者承受不适、不健康的心理压力。 中小套型住宅不是寒酸、贫穷的表现。中小套型住宅符合居住梯度消费的规律。一切消费均应量力而行,不应过分超前。应该摒弃盲目攀比、摆阔显富的消费心理。居住消费应防止背上“房奴”的包袱,即为住房负担支付经济上的重债,和日常维护过高经济压力,最终导致住房拥有者超负荷劳动。 中小套型住宅不是不讲科技应用。愈是面积小,愈应注重科技支撑,而且更应采用适用合理的科技手段。中小套型住宅由于布置紧凑更能体现科技应用的效果。 中小套型住宅反映了公共资源的公平享受。我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大面积的豪宅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公平享受。大面积住宅占地多,占用建筑资源多,维护管理也增加资源的消耗,中小套型住宅更能体现节能省地的国策。 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解析 如何更好地设计中小套型住宅呢? 首先是要有合理的平面布置。要求做到: 一、功能分区清晰,即室内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明确; 二、平面布置紧凑,相关房间集聚,使用方便; 三、交通路线便捷,户内活动不穿行他室,没有交叉。 其次是要有适宜的空间尺度。适宜的功能空间由室内家具设施、人体、人活动面积三部分组成,并且需要合理配置。推荐的净开间尺寸:厅为3.6~3.9米,主卧为3.3~3.6米,次卧为2.7~3.0米,厨房1.5~1.8米。净进深尺寸:1.2~1.5倍开间,不宜大于1.8倍。 第三是要有集成的厨卫设施。厨卫是设备、设施、管线密集的空间,也是家务劳动强度最大的地方,因此科学合理,并按人体工效学原理进行布置,做到配套、综合、隐蔽的布置三原则,设置管道井、管道墙或盒子间,使厨卫空间利用最大化,使设施集成最合理化。 第四是要有适当的空间层高。中小套型住宅内部层高应避免过高过低现象。过高会产生空旷感,过低会让使用者感觉压抑,也不卫生。根据气候分区和结构选型、采暖方式等因素不同,可选定2.8~3.0米层高,厅、卧净高为2.4~2.6米,厨卫净高为2.2~2.4米。 第五是要选择简洁的室内装修。住宅内装修应避免宾馆化的倾向。优秀的室内装修能提高居住品质与文化气氛。装修应做到清雅、明快、朴实、大方的效果,防止繁琐、复杂、奢华、奇特的装修。简洁的装修能增加家庭的温馨感,扩大室内空间感,不应采用高昂价格的建材、饰物,而应采取环保型的。家具应做成多功能的,门应是多样的,如折叠式、推拉式以增加空间。 第六是要注重灵活的功能空间。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内家庭结构、生活形式、职业变化等情况的变异,内部空间设计应留下可灵活分隔的余地,做到内部空间的适应性。需要以结构大空间、轻质可拆装隔断和可调节的设施来保证。 第七是要重视多维的空间利用。多维的空间利用是指高度与时间上对功能空间的利用,如利用高度在入户过渡空间上部、交通通廊上部、卫生间前室上部等位置做成吊柜,顶层坡屋顶做成阁楼等都能增加有效面积。在时间上,可将起居与进餐、进餐与备餐、休闲与工作、会客与睡眠等活动地点在时间上交叉使用,增加了空间的使用率。 第八是要应用适用的科学技术。科技引领人居已成共识。住宅性能需要科技提升。中小套型住宅的声、光、热、空气环境质量更需科技来保证。由于不能过多的科技投入,应积极选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低投入高效率的适用技术,还应大力提倡选用优秀的规划设计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争取充足阳光、组织通风、避免日晒、合理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窗地面积比等,这是提高住宅性能经济又科学的措施。如果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应尽快国产化和本土化,做到为我所用。 第九是要注意特殊的套型供应。中小套型住宅适宜满足单身和老人家庭的需求,但需要做一些特殊设计。单身家庭的套型应提供完善的设备设施和较大的灵活空间。老人家庭应强调无障碍,即室内地平无高差、设有辅助支持设施、降低操作台面和柜体高度,使用方便操作的开关、地面应防滑、墙角应圆滑、门洞增大以及设有呼救装置等等,使老人生活有方便、舒适、安全感。 第十是要配合简约的立面造型。中小套型住宅立面造型应避免繁琐的装饰、高贵的建材,应善用合理的墙面与窗口的虚实对比和适当的经提炼的传统建筑符号,达到既有传统精髓,又有现代气息的建筑风格。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总顾问 赵冠谦
原作者:
来 源:中华建设报
共有2206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