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背景: 8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8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完善扶持政策,推广全装修房。《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分步实施,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 1月连续两次出台取消毛坯房政策,再一次触动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一场关于取消毛坯房的利弊之争迅速在消费者中引发了大讨论!全装修房是否将推高房价?全装房如何解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全装房售后服务如何得到保障?成为了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此政策的背景下,开发商是否将加速精装步伐?开发商又将如何解决消费者关心的实际问题? 上游政策的变动也必将引发下游企业的强烈震动。如果说6月底全国工商联家装委与焦点家居网共同举办的“中国家装发展论坛”上家装公司老总们对精装修对策的讨论还停留在畅想未来的阶段,那么时隔两个月,这一未来畅想已成为以散户装修为主的家装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面对来势汹汹的全装修房时代,家装公司又将何去何从? 讨论话题: PK1:精装时代真的来了吗? PK2:推广精装修谁最着急? PK3:家装公司凭什么做精装修? PK4:08年下半年家装市场井喷说PK冬天说 对话嘉宾: 业之峰董事长 张 钧 轻舟装饰董事长 陈 耕 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 威 亚光亚装饰董事长 彭桂华 时间:9月17日 17:00-18:00 地点:搜狐大直播间(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搜狐网络大厦12楼) 主持人:焦点家居网北京新闻中心主编 戴蓓 以下为访谈全文: PK1:精装修时代真的来了吗? 主持人:今年的8月份,建设部出台了两个关于精装修的通知。关于精装修的讨论,在两三个月以前,曾经跟大家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当时,大家还是对于这个趋势的预测。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出台了两个相关的通知,可见国家对于这个趋势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今年,我们再来延续谈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在网上做了调查,有两派意见,一派意见是认为精装修的时代还早。可能五年都未必能够达到全装的时代,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装修的时代已经来了,很近了。首先,我们探讨这个这个时代来了没有,如果没有来,还需要多长时间? 陈耕:我刚从青岛回来,青岛是以精装修为主,高档家装为辅,我在那里拜访了两个企业。一个是万科青岛的负责人,还有一个是青岛天泰的负责人。万科是做精装修的,原来计划明年90%都做。天泰做的量也很大。他们老板之间私交很好。确实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觉得,这两个之间,天泰更熟练一些。我跟他们接触的时候,万科给我表达的心态是说,精装修是我们未来必由之路,而且我们坚定不移的要走。但是,下半年本身还有几栋楼要做精装修,但是他都停下来了。而且现在我们在给他们做精装修的项目,实际上是在年中的时候,非常突然。当然一两个星期之内就决定要做精装修。我深入了解了一下,他也是为了促销,是一个技巧。他没有降价,只是加了精装修。一个是他把那个精装修暂停了,一个是加这个。我想是不是包括天泰的精装修,从青岛看,我接触的这两个地产企业来看,我看他们还是要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做他们的计划。大方向是那个方向,但是近期的调节还是要根据市场来调控。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刚开始进入,还没有进入爆发期? 陈耕:喊了那么多年了,北京也有很多企业在做精装修,我想也不能是刚刚来。应该是第一阶段差不多了。但是他调整还是根据市场来做一些调整。我们在这边还接触过万通要做的一个项目也是要做精装修,号称要做到每平米五千块钱。但是他也突然放缓了,要看看形势,因为今年的形势比较紧张。 主持人:我记得几个月前,采访张总的时候,您说五年是50%,今天是不是还坚持这个观点? 张钧:全国看,我认为还是这个观点。可能走到头差不多十年。一个是大趋势,从西方的发展来看,基本上都是没有毛坯房的成交模式。国外的房地产商,基本上是建筑承销商,也是建筑,也是开发商,交楼更是一体的。他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但是在中国又分成房地产商和装修商,分成不同的区别和等级。在国外是一体化的,我认为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而且十年左右,大部分地区会是这样的发展。五年50%,当时我是推断的,现在有了这个政策以后,我觉得会是一个加速器。 我们研究过新加坡的发展,新加坡最开始是全毛坯,后来全精装到位,后来演变到厨房卫生间基本到位,然后门做好,墙壁的涂料刷了,是半装修、简约装修状态的交房。让消费者实现一些个性化。从新加坡的发展来看,我们估计中国将来也是这个发展趋势。我总体观点是未来会加速、不可逆。十年给我们这些企业,如果按部就班,就做传统业务的话,有五到十年的缓冲。 主持人:您认为开发商是一个最大的推动器? 张钧:正好是中秋我去拜访了一个我的同学,新疆的一个开发商。我的同学说,政府如果从规划、拿土地的时候做一些要求,再给一些优惠政策的话,地产商还是会做的。他说我不愿意做,但是我在研究。可能必须做,另外,做这个对税收、土地增值税的躲避、房屋隐含价值方面,也有一些好处。他积极研究,但是不情愿上,如果不要求他,他也不一定做这个事。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开发商并不是积极的在做精装修。看我们现在楼市的卖点,没有人把精装修做一个卖点来做。孙总您怎么看这个趋势? 孙威:我觉得就目前的大形势来说,机会是有的。如果政府强推的话,也能够推动。如果是倒回去几年,政府强推也不一定能够推动。现在来看,政府强推,也可以推动起来。包括建筑公司做一些延伸。因为政府并没有要求精装到什么程度。我的理解就是能够达到入住的要求。实际上入住要求比较简单。刚才陈总说的,为什么叫停,为什么紧急的上马。叫停是因为他资金紧张。紧急上马也是为了很快销售,快速资金回笼。现阶段的精装修,政策面的到影响是非常小的,完全是开发商的纯商业性的。咱们现在讨论的是政策对精装修落实的情况。比如说以前出现的政策,不封顶不让你按揭。现在不精装修,政府也是有这方面的限制。 主持人:您觉得政策的推广力度可能会。 孙威:最早的时候3%的启动资金可以做地产项目,后来增加到5%。现在没有50%的启动资金你根据别做。 主持人:作为家装公司的老总,您对这个政策是什么样的态度?如果给您三个选择,欢迎、无奈、无所谓。您会选择哪个? 孙威:比较欢迎。 主持人:大家对精装修的政策都是欢迎的态度吗? 陈耕:要从个人来讲,买房,精装修省点事。从企业来讲,咱们欢迎不欢迎,是政府的决断。我们只能顺应和适应。 陈耕:我要是从买房者的角度来讲,我欢迎。 主持人:作为家装公司的老总,您呢? 陈耕:也欢迎。 张钧:我觉得不是特欢迎。从我们整个运筹企业来说,我们这个板块是纯市场化的。在这里面,占有率,我们看似有一定的占有率,实际上占有率非常低,市场前景非常大,可以做成一个非常大的行业。但是现在,这样去做对我们有一些逼迫。逼迫我们在二手房和其他的精装修楼盘的合作。现金流的模式、利润模式就完全变了。可能那方面带来的东西,我觉得利空多于利好。 主持人:孙总是欢迎是吧?彭总您会选择什么? 彭桂华: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有适应市场的能力。你的经营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精装修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政府的政策推行的比较快。我们感觉到精装房的时代是要来临。而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据。我们感觉因为有政府政策的推广,将来的楼盘肯定要做精装,这是一个大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企业来讲,如何能够应对这种形势。我也采访了几个我们的客户,对于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客户,他不希望精装修。第一,体现不出他的个性,第二,真正装修出来的质量不太认可。低消费的客户,可能他也认为精装修不太适合。因为可能买房子的时候把装修费用摊到购房款里面,他的接受程度比较难一些。倒是一些买了房子租出去,他无所谓,他希望精装修,这样也可以省事。经过这些采访,我们也了解了一下实际的需求。对于开发商这边,大家都很清楚,目前从国家这边没有太利好地产商的政策,地产商缺的是钱。如果他们真要精装修的话,可能会得到家装公司的融资。对于家装公司不太适应,要是工装公司可能会好一些。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他们都很成熟,我也去过外国的精装房子,他们是从土建开始,一直到装修完毕。他的质量和从头到尾的工艺流程都非常标准。而且人家的做精装房子的企业最少的也是七十年,我看一个最长的是三百年的企业。对于中国来讲,时间比较短。我们房地产的行业也是从我们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开始的,从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才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毕竟很年轻,做起精装来,又是先做的建筑,再做装修,两个单位的配合,配合上面可能有一些问题,各自都想挣到各自的利润。所以可能会在质量上,我认为精装修的房子大家的反应不是太好。我们公司这边无所谓,就是应对。 PK2:推广精装修谁最着急? 主持人:彭总说,对于装修公司来讲,精装修的政策对于我们影响不大。那您觉得谁会最在意?最着急?A、政府,B开发商,C家装公司,D消费者。您觉得会是谁呢? 彭桂华:我认为首先不可能是消费者。家装公司也是一样,不会把精装修作为他唯一的盈利的目标,只是他的一部分。作为家装公司来讲,现在要做的项目很多,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精装修上。这一块可能是开发商比较着急。 孙威:我认为开发商比较着急。因为在没有强令推行之前,70%、80%的地产商都不做。我认为他做了以后反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现在让他们去做的话,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学习过程。现在我们B2B,B2C的业务都在做。家装家具,越做越复杂,越做越不像一个公司。这个业务对我们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好事。装饰公司的份额无形中的变大了。我们也可以为开发商提供个性化和菜单式的服务,比如说我们做样板房。 主持人:如果让我们作为一个媒体的角度选择,我们认为肯定是家装公司最着急。张总,您会选择哪个? 张钧:家装公司最着急。我觉得着急是在什么方面呢?自己的发展五年、十年,给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思考。将来做的事情很多,第一个,马路游击队做不了精装修。开发商也不能做精装修。我们具备做精装修的积累和能力。能进入这个领域是一个思考。但是这个领域荆棘丛生,付款方式、利润等等。这里面的问题很大。这个板块是一个偏于鸡肋,但是这个鸡肋的数量又很大。怎么样去应对、去做,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全装修领域现在也没有品牌公司,现在是一种机会。可能将来还会向二手房、精装房的再装修等其他的领域转型,这都是我们的生存范围。这就要给我们一些思考,在战略上进行一些安排。而不是真正因为这个我们受到了某些威胁。举一个例子,广州精装修达到60%,青岛达到90%。他30%、70%的时候我们的业绩能力都没有受影响。第一,家装企业占有率还是偏低。第二,精装修房现在很多改造和装修,也会找到我们。这里面,他的生存方法有很多,逼迫我们去思考。我认为地产商不是一刀切,他也有他的资源。我觉得地产商说不上着急不着急。政府可能是新的部门成立以后,为了一些征集和节能减排的一些号召,他在大力倡导这个事,但是他左右不了这种事。消费者来说,北京的精装修房20%左右,消费者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挑选。家装公司和地产企业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成熟、去做好。但是这个大势不可逆。但是最急的是我们这些企业,何去何从,战略步骤。原来可以没有时间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现在要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思考。 主持人:孙总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孙威:地产商原来你靠地段就可以卖好,现在不行,现在要看房屋品质。精装修是房屋品质最主要的表现。精装以后再装的,占的比例低一点。既能够满足这部分人的个性化需要,也能让另外一大部分人能够接受,比如说精装修我可以接受。不用再装了。这也是利国利民的事。又能节能减排,又能降低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我觉得家装公司不是最担心的。我们两边的业务都可以做。以前为什么给我们定义成家装公司呢?我们准确的说应该叫住宅装修公司。B2B和B2C完全都可以生存。 主持人:我觉得这有一个前提,开发商从原来的地段地段地段,到后来的品质品质品质。在这之后,推广的力度可能会更明显一些。现在感觉大家关注的地段地段地段还是非常核心的东西。陈总,您会选择哪个? 陈耕:我觉得还是装饰公司。因为政府出政策,是宏观方面的,是不是能落实,消费者可以选择。开发商也是根据市场。如果排序,因为我比较了解装饰公司,比较了解我自己的企业。第一着急是装饰公司,第二是开发商,起码第一着急的是我。刚才我说我挺喜欢做精装修的,但是为什么着急呢?接触的这些开发商,我接触的精装修的竞争对手,不是在座的四位,全是工装公司。那真的是非常磨炼人,我三天前刚回来。天泰的项目,根本还没有到精装阶段,都还是大坑,好几百人开始上去贴砖,同时跟土建打着架。对于队伍的锻炼和磨炼,这可能是跟家装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利润产生的方式也不一样。对于我们精装修的团队倒是一个很好的磨炼,条件很苛刻。刚才别的老总也说了,在装修中的问题。我现在看精装修一步一步管理,而且对于品质的要求,尤其是装修细节的开发商的要求。我以前在万科参加过一次开房日。他把专门已经卖给消费者的精装房。我还没有交房,为了最后集中交房的时候给我列出问题,之前筛得差不多。他们挑的问题也是非常细致。我自己的感觉就是两点:第一,对于队伍的要求跟家装是不一样的,非常锻炼队伍,大集团作战,而且条件非常艰苦,要求非常苛刻。第二,竞争对手不是我们这些竞争对手,都是工建公司,而且他们的方法是什么招都使。有陪酒的,有靠低价的,竞争得非常激烈。而且还有垫资的。我们挂名是精装的总包,但是在八百年前就签好战略了,只是从你这里走。需要的配合度绝对不亚于咱们现在做的完整家具和散户的集成家居。我看他们处理一个问题。跟门的配套厂商做联系,他要求那个缝只能有一公分,整栋楼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我觉得精装修这个政策出来你逆转不了,你喜欢也好还是不喜欢也好,它出来了。你就得适应。我们提高自己是我比较着急的事。我希望能够有这样的企业,都跟他们交流,看在这方面怎么能够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PK3:家装公司凭什么做精装修?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回答了,都选了前三个,第三个家装公司最着急的是两位老总。第四个买单的人大家都觉得不着急。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下面我们说第三个问题。有两位老总说了家装公司最着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做精装修,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这个阶段我准备进入精装修,我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彭桂华:我们现在每一个家装公司都在做这件事情,都在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我认为从市场上来看,过去的装修大家也都做过调研。正规军占的比例很少,也就占5%、6%,游击队占了90%多。如果说我们在做资源整合的时候,在做家居整体条件的时候,游击队就处于劣势,正规军处于优势。从老百姓衣穿、住、行,我们能够加深自己的功力,使自己的克服能够给客户带来不用操心、非常省心的感觉。 主持人:如果要做精装修,您认为对您的挑战最大的是什么?资金、管理,还是什么? 彭桂华:要做精装修,我觉得还是跟开发商的合作方式。可能我还没有太多的想这个问题。你在这个市场里面,就是这个市场份额,精装修份额多了以后,你把你目前的工作做好,迎接挑战应该是做好了准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感觉还有一些其他的市场,比如说跟我们的家装产业相关的二次装修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也可以去占领。同时,作为企业来讲,能有其他的利润增长点的项目,大家目前都在开始做。企业从服务上加深差异化的服务,我认为是更重要的。搞好自己的内部整合,内训、外训,以及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等等。我们应该增加一些超值的服务,一切市场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的。只要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我认为就是赢得了市场。 主持人:可能亚光亚不会大面积的做精装修,但是我会根据我的幅度做差异化。比如说我会做二手房的服务。孙总您会做什么? 孙威: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在精装修这个领域里面树立起一个新的品牌。现在我为什么说开发商着急,之前跟蔡总沟通过。全中国范围内,能够做好精装修的企业并不多,不超过30%。万科这样的企业,他着急他想做精装修,国内没有跟他配套的企业给他做。万科所有的建筑都是标准化,这就为精装修的国产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国内现在着急的是下游没有能够对接的企业。所以我觉得市场非常大。我刚才听陈总说的两个企业都是业内很知名的企业。我们放眼一看,还有非常多不会做的,需要我们来辅导的。甚至连工艺、流程,尤其是规则都不是很熟悉。如果我们能在这个领域内树立起精装修的品牌,游戏规则我们也很清楚,比如说付款。家装企业为什么没有大举进军精装修领域呢?是因为我们以前生活得很好,而且精装修里面有一些规则我们不能适应。比如说付款方式,低进高出。其实这些对于开发商本身的利益也有损失。我觉得我们的机会非常大。我们没有出台这个政策之前已经制订了我们的发展战略,在这个领域要有很大的投入。有了这个政策会成为我们的加速器。劣势就是,我们毕竟还没有做过规模特别大的,毕竟没有跟中国最高水平的企业合作过,面对最强的挑战就是从前期样板房开始,就要投入,真的要签约了,三个月之内交三千套,我们估计做不到。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你三个月之内要你交付三千套,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 主持人:刚才孙总提到我们为什么没有大面积的推广精装修,是因为我们前期活得很好。刚才张总和陈总选择是我们家装公司最紧张的。你们和孙总说的不一样。我们是感受到了压力,所以才迫于无奈进入了精装修领域中。 张钧:我们本来活得不错,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可能受挤压,原来的毛坯市场,挤压以后,你要对冲一部分风险。那一部分跑到全装修了,全装修是给工装类的公司比较多,家装类的也在接入。我们目前做全装修这一块,我们传统的假装企业的劣势,第一个生产组织流程是按照工装的组织项目生产模型更合适。大型的工装企业后场配套一定的家装,有一定的积累。付款模式上,工装企业也习惯了他的付款模式和游戏方法。他的关系学和系统运作跟我们纯市场化的运作不是一个层面,不是一个特点。我们针对这个运作,就得专门的人,专门的割裂开家装企业的现有班子,单独的设立班子、单独的设立公司。比工装更积极的方法,利用我们的采购议价能力,和经销商的联络,有一些品牌积累,加上我们对工装方法的学习和融汇,再保留我们个性化的服务和特色,加进去以后,我们就会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要对冲这个风险,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我们几家都不会轻易的介入精装修。精装修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以后,就是B2B,我们要对结构,我们就要找出在这个环境下生存的办法。在全装修领域里面,没有品牌公司,没有品牌就没有品牌议价,所以运作起来大家都特别累,拼资金,拼价格,拼灰色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市场也互换精装修品牌企业的成长。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主持人:我们跟工装公司,如果我们都要进入精装修的话,恰恰是市场上大部分的精装修是被工装公司所占了? 张钧:家装企业的优点我们有品牌。家装企业的知名度高、信誉高。全国很多的开发商经常找到我们,他上网搜装饰公司,一搜就这几家,到处都是,全国都有。最后打电话来,而且最后投标就是我们这几家投标。他不懂得找其他圈子的工装。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各地的影响力、品牌的影响力。有一些精装修的楼盘是菜单式的,卖一套装一套。有一个赠送精装修的内涵的普标。各户是一户一谈。这又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我们很有优势。另外,我们毕竟都是一类,我们以前土装家装都干过。还有一个我们家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家装企业的做工精细化、服务细节化,这些在竞争很激烈的今天都已经达到了,都比较平稳、细腻。工人的价格也是非常稳定的。比如说广东的工人、浙江的工人,苏北和苏南的工人就是四个价格。我们常规用江苏工人偏多的时候,我们下一步在做精装修的时候,这种人的价格太高了。我们就要用类土建的方法,来整合河南、江苏的瓦工,四川的砾工。精装修有一些价格拿出来,房地产商想和我们签约的价格,你拿出来一看觉得这个价格非常低,实际上如果系统组织,这个价格还是可以做的。 主持人:陈总您觉得如果我们进精装修的话,我们有什么优势吗?您凭什么和他们竞争? 陈耕:刚才张总说得挺全面了。我还是想,为什么说精装修是一个好事呢?我在总结我们做的一点经验。为什么我喜欢精装修。是因为精装修现在国家政策在推动,包括市场的需求,所以精装修的量会越来越庞大。而且家装企业做得再大的,全国来讲也就是十个亿左右。如果你能够整合好材料商,你的能力一旦达到了,你会很快的成倍数的往上翻。是这么一种模式,都是整栋楼、整个楼盘的。这是一个机会和机遇。平时在阵地战的打法,你要想超越对手,你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和钱进行人才培养。精装修给了你一个机会,如果你做得好的话,三年之内可以做到二十个亿。这是让我内心兴奋的一点,我们要在战略上做调整。实际上我们在四五年前都已经在重视这个事。我的经验就是:一,要选择大的开发商,一定是知名度很高的开发商。我们在参与万科投标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有一些项目不想做,就故意把价报得高,或者报得低,他会问你,这四家,凭什么你报得这么低,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是想低价介入,还是战术?他还是比较规范的,而且他的付款都是从深圳集团划拨,并不是小的开发商,我卖出去了再给你钱。他都是中央拨款制。所以经验是要找大开发商。第二,就是我们自己的内部系统。我的意见不同于大家老说的整合材料商。我觉得前期家装公司应该效仿工建公司,从设计师到预算、管理,只有这个班的强大了,你才能跟工建公司竞争,就是竞争成本,因为现在只有拼出成本,才能拼出利润来。目前和工建公司的优势,品牌算一方面。别的优势一般。我接触的开发商,你想说我是完整家居的供应商或者是整合商,人家不赞成。人家说了我跟西门子早就签战略了。他们说了,人家给我的有两点你能给我吗?第一,他们给我的价格很低,第二,他们能垫资。我说我不能。前一段时间我去宁波,因为宁波有一些厂子。他们在工厂化这方面有一些新的材料和工艺问题。能够替代和解决一些精装修中的工期的问题,或者是试作业,他能够摆开试作业,如果这个成功的话,市场推广速度会非常快。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到一起的话,我们形成几十个亿的规模,那个时候就是喷薄而出了。我们现在的整合能力还是传统的,你没有办法解决开发商内心的需求。你能整合的东西人家早就整合了,而且比你的价钱低。你怎么整合?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在新的一些东西上能够有所突破。我在宁波的时候跟北仑的工厂,他也投资两个多亿,也是北京的一个企业去的。他特地在研究如何用新产品方面为开发商解决难题。他在之前也跟万科的老总接触过,他们对于这些产生的感兴趣程度,我们正好是可以互补的。他有从基材到半产品的生产,我们有设计和施工。所以,我想,我们如果能够经过一些项目的检验磨合,能够走到一起,以新的整合形式,开发商也能够愿意。比如说你摆脱试作业,就能够摆脱他的成本了。这个量一下就会铺很大。而且他的生产全部都是流水线,非常快捷的生产方式。我也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装修知道他的,跟他也有过一些联系。他们专门研制一些能够用锡或者是新产品,能够解决装饰上的问题,而且他现在已经延伸到拿木制品的东西,用锡处理以后,能够代替瓷砖。他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开试作业。他在这方面已经动手几年了,只是还没有在市场上推开。他展示给我的,从颜色上面只有瓷砖达不到的,他没有达不到瓷砖的,因为他是可以调的。如果在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我们的力量一定会爆发出来。 主持人:这个观点跟张总讲到的不太一样。材料的整合也是我们今后非常重要的竞争条件。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张钧:还是要站在全国竞争市场的角度,陈总的意思是某一个项目的采购量就足以低、足以签战略协议。我说的是我们最近在打造商业渠道。将来如果克隆复制的商业渠道多了以后,形成了大销量以后,这也是一种资源。这个资源得益于将来材料的匹配性。陈总说得也对,地产一个项目就够一个批量的采购了,这个采购量并不小。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地产商都具备这个能力,都有这个想法。有很多头一次涉足的二三线的地产商,他有时候也很害怕做这个。 孙威:我觉得刚才提到的确实很专业。但是我们实创在做家装的时候用的就是工装的很多元素,很多后台的东西。现在我们工装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家装领域出来的。这两个领域是可以相互反哺。比如说B2B和B2C中,如果你单纯的比谁更有优势。工装公司做不了家装,家装公司做工装也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怎么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布头的领域里面都有优势。我们建了两万平米的工厂,06年投资一万平米,今年又加了一万平米。也是为精装修做准备。精装修中我们整合材料的能力确实不是很强,但是要比很多小的开发商肯定要强。我们一年有一万户的装修。最核心的产品,我们特别新的,特别是有专有技术的产品是很难的。但是我们自己的核心产品就是工厂化的产品,我们只需要向供应商,比如说木材的供应商,整合完以后我们结合自己的设计标准,我们也做了自己的精装修产品。我们把它产品化。像瓷砖和地板,这几种产品,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竞争。我们明天和慧达签战略协议,他在国内的木地板的产量是非常大的。问他们对于我们家装和开发商谁更有吸引力?他对我们更感兴趣,我们付款好,我们量的又很大。 PK4:08年下半年家装市场 井喷说PK冬天说 主持人:第四个问题关于08年下半年家装市场的推测。因为这个市场很复杂,大的经济趋势,包括奥运的原因。北京今年的市场跟往年不一样。我得到一个消息说,今年的总量要比去年的总量少三分之一。我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观点?在网上流行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下半年的家装会有一个井喷,还有一个说法是会是一个冬天。就这两个问题最后做一个讨论? 彭桂华:今年的总量肯定会有变化。因为我在某一个报纸上看到,比你说得还要严峻一些。可能是交易额下降50%,同时,对于奥运之后的猜测。我们在奥运中是这么猜测。大多数人认为奥运会之后会有一个井喷。消费需求不能永远被压抑。奥运会期间很长,中间有很多这种需求的客户,奥运会之后会把这种需求释放。因为九月份,大家会不会是在等待十一的促销,这些原因导致了现在没有看到井喷的现象。市场确实有一些回升。我们也在市场看了一下,目前客户像往常的九月份的人流我们没有看到。目前,一个是十一的促销政策,再加上十月份有两个展会,十二月份还有一个展会,展会上消费者可能会光顾得更多一些。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市场氛围和形势,装饰公司在九月份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在市场上能够多占一些份额。蛋糕就是这么大,主要是看企业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营销方案、经营策略。主要是企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多分一块蛋糕也好,或者是自己做一个蛋糕也好。总体来讲,需要我们企业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思想,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优先的地位。 孙威:我们了解的数字,今年下半年肯定比去年多。因为北京很特殊,它是首都。很多官方的数字很多是商品房,并没有把单位分房列入到这个范畴来,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以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还是会增加,所以大家并不用担心。 主持人:您说的是增多少? 孙威:反正比去年多。第二个感觉是,奥运会让我们过了一个大年,奥运会我们休息了两个月。消费需求就像泉水一样,是不会被阻断的。集中释放还是会体现出来的。今年还有展会。很多大企业都放下身架了,把营销的阵地往前推进了。等于是消费者变聪明了,如果从买楼之前就把装修做了。反正下半年肯定会出现井喷。 张钧:首先是因为奥运,可能会有一些推辞。就非典一样,会有一个反弹。从另外几个角度看,比如说楼盘的交付量在减少。减少对于今年下半年影响不大,对于明年下半年的影响是很严峻的。因为少了一半的交付量。最终供应量的差别肯定是竞争会加剧。在今年的后几个月,一方面,我们现在运作了12个小区的房子,量是空前的。首都非商品房的交付还是比较大,能够掩盖一些市场的回落。但是也不要忽略一点,人们的消费预期在降低。随着金融资产的降低,股市一千多点了,人们消费的预期低了,所有的钱被套,金融资产缩水以后,他不装、少装、缓装、减项,这样造成了他的观望、迟疑态度,他对明天的预期淡了以后,这一块的减量不可避免。所以我认为可能是不温不火,而不是井喷。总量会持平略少。但是人们的消费热情和积极度会大大的降低。有的会减缓,有的会少花,不花。 主持人:上半年我们的家装量和去年相比的变化? 张钧:各家不一样,我们还是在增的。我们有20%多的增长。但是总体来说今年市场的报道,官方数字是房屋的供应量略有下降。 主持人:下半年谁会不好过? 张钧:没有特点、没有竞争力、没有准备好的公司。 孙威:中小企业。 主持人:是指什么样的企业? 孙威:我说的跟张总说的比较吻合,没有特点、没有准备好的企业。比较大的企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洗礼,至今能够站在前沿的,能够经受住考验。 陈耕:现在有很多像孙总说的中小企业,有点经验的设计师和施工队都自己干了。他们也注册了,你也不能说他们是游击队,但是因为他们在运作中的不规范性和盲动性,遇到了一些问题,可能会比较突出。我遇到了原来我们的两个职员开的,开完了以后都非常火,刚一个月就能过一百多万。但是由于土法上马,仓促,当中出现了一点裂痕,就出现了危机。我觉得市场还是那个市场,可能量会缩一点。像孙总说的,还有一些单位的量。这我也承认,确实有单位的量。关键的好与坏还是在他的内部管理。按我自己和我的同事预计,就应该9月份左右,客流向上。但是没有感觉到那么明显,在一线的人还是有一些焦虑。还是要怪罪于买房人少了,他们持币观望。或者是希望十一有大的促销政策。有一些同行,原来也想调价的,但是现在也都按兵不动。因为这是一个敏感的行业,而且是现金的行业,对于这些波动大家还是比较敏感的。我自己的观点也是。像孙总说的,前两个月过大年,靠九月份追回来,我觉得不大可能,十、十一能够追回来一点,还是比较客观一点。今年下半年应该还是不温不火。我觉得不会有太多的感觉。我们在开会的时候他们递过来的资料,我跟他们有同感,前天晚上我们开会,对于明年下半年我们会有所担心。会不会影响。因为它有一个延迟型。我们也是极力希望今年能够先别喷,稳定,着力在明年想一点可行的办法,压缩成本。 主持人:两位都判断09年下半年比较困难。 彭桂华:我认为作为企业来讲,你应该有自己的能力。可能我们的企业的优势都不同。有的企业可能是在市场上,有的企业把自己的前端能够拓展到小区、网络,或者是自己做工厂。总体来说都有自己的优势。可是我们不要眼前光盯着这些,还有其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项目都可以。只要企业能够创造价值,能够有利润,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我觉得任何企业都会好过。如果你没有创新模式,又没有盈利能力,你的现金流不能很顺畅的进行,你又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过程,这样的企业会比较累。我们要让自己的企业根据形势来运转。形势不好是锻炼你企业的时候,主要还是经营管理两步要同时都做好。管理要效益是非常对的。我现在还是强调管理,因为一个正规的企业,要是在管理上能够创新,也能够带来很大的效益。同时,企业里面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你管理跟得上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企业非常有人气、非常有活力。无论你的高层战略是怎么样的,执行层非常的重要。他愿意自己主动的做,和被动的做完全不一样。我们感觉到企业如何把管理做到位,也是一个生产步骤,也会推动你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 主持人:孙总,您认为低潮期会在09年下半年结束吗? 孙威:我一直关注北京的交房量。明年上半年就会比较少,至少比08年要少,下半年就会更少。房屋少了肯定就会对我们有影响。但是实际上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消费的预期下降了,这是难免的。这也取决于我们怎么做,比如说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非常便利的服务。可以帮这些人们理财。总而言之,大体上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毕竟中国的宏观经济是向好的。 主持人: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非常感谢四位嘉宾今天光临我们的直播间。关于精装修的话题我们还会继续在网上展开讨论,请大家关注。
原作者:
来 源:焦点家居网
共有2187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