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安召开的2008年全国塑料门窗行业年会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主任闫雷光对全行业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他强调,本届展会的主题是“积极促进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和建设领域“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此外,为促进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还应宣传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 完善门窗标准服务建筑节能事业 据介绍,2007年,基本完成了《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门窗用彩色型材》和《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栅栏》两项标准的送审稿,即将报建设部有关部门审查。参加主编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已经印刷出版。图集中收入了多种中高性能门窗,对各地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选用和推广性能好的产品将产生良好作用。根据国标委下达的任务,委员会成立了塑料门窗产品的两项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组。编制组在JG/T140和JG/T180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了初稿。编制组在讨论中对制作塑料门窗的型材可视面壁厚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即窗型材可视面实际壁厚一律不得小于2.5毫米,门型材壁厚一律不得小于2.8毫米。而且明确必须用老化时间6000小时以上的型材制作外门窗。希望企业关注这一工作的进展,做好准备。委员会也会及时通过网站广泛征求业界对此标准的意见。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国家将会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中央还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建设领域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节能目标中40%%的任务,一年来,为加速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国家和建设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闫主任说,建筑节能已成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塑料门窗行业的工作应以此为中心开展,不断研究和开发高性能节能门窗技术与产品将成为门窗技术发展的核心,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改变行业面貌,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节能事业。 提高技术含量实现行业新发展 闫主任说,为实现新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进入行业的门槛被降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多,很快便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大量的小企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产品雷同。企业间开始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其中不乏急功近利的不合理低价竞争。为了迎合这种低层次竞争的需要,型材厂竞相开发薄壁、小断面、所谓高出窗率的型材,门窗价格不断下滑,门窗性能和质量不断下降。其中,一些大型企业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这种局面也使假冒伪劣产品有可乘之机,造成行业内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低性能、低价格的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存在,企业合理利润大幅下滑,宣传推广和生产塑料门窗的热情下降。尤为严重的问题是塑料门窗在用户中的信誉被扭曲。部分地区的主管部门对塑料门窗也产生了误解。整个行业规模和产品总量增长很快,但行业发展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依托现有产品结构和市场条件恐怕会难以为继。而且对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门窗企业,今后采用什么生产方式,生产什么产品,也会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行业今后重点要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 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闫主任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加快调整行业产品结构。全行业都应认真学习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调整经营战略,积极向用户宣传。鼓励使用了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和技术公告中禁止使用的门窗用户向有关方面投诉或索赔。在城镇工程建设中,让诸如80三轨推拉窗等一批薄壁、小断面的低性能窗没有市场。大中型和近一两年快速发展的型材生产企业要带头重新评价自己的产品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品,积极推广高性能产品。此外,我们还建议型材厂开发新的挤出制品,开拓新市场,也能减轻门窗型材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 深入研究门窗技术。门窗技术是型材构造设计技术、性能设计技术、玻璃技术、五金件技术、密封技术、制造技术和安装技术的综合技术,还涉及到建筑物墙体构造技术,还要应用到美学、人体工程学、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在整个产业链中门窗上游的一切原料产品、配套材料零件、机械、模具技术都是服务于门窗的,因此,可以说门窗技术是行业的核心技术。 全行业继续努力,改善行业结构。在行业生产布局方面,近两三年有了较大改善。西北地区一些有影响或有实力的企业,如西安高科、新疆屯河、中石油管业都在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大连实德、浙江中财、天津金鹏等企业也在西北建厂投产或即将投产。中部地区的保定胜达、邯郸力尔和长治惠丰、中德,快速扩大了生产能力。大连实德也将在河南漯河建立分厂,海螺集团在广东英德设厂。总体来看,型材生产能力在地域布局上趋向合理,但仍存在不足。西南地区除实德分厂等少数有一定规模的型材企业外,近年新增企业几乎都是难以成规模的小型企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仍有差距,有人便认为中西部门窗价格应偏低。在这样一个错误的指导思想下,中西部新增生产能力中的一大部分产品是低价格、低性能产品,甚至是不符合标准和国家规定要求的产品。实际上在相同气候区里,国家的建筑节能标准是没有东中西部地区区别的。希望这样的企业能认识到这一点,尽快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我们还希望小型企业走相互合作、协作的道路,优势互补。通过合作采购、分工生产、市场信息共享等方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
原作者:
来 源:中国建设报
共有1507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