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信息报报道,随着两会进程的推进,代表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越来越深入。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经济增长目标、节能减排、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房价和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以及扩大就业等问题,不仅和宏观经济大势相关,而且和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对这些问题,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和普通老百姓十分关心。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如何在工作中把握好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 记者: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四年超过10%,今年的增长目标仍确定在8%左右,您认为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谢伏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不再是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的、预测性的。应该说,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特别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导向上讲,就是要引导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前几年经济运行的状况看,确实表现出实际增速高于计划增速的现象。但如果按照实际增速确定计划目标,客观上有可能造成指标上层层加码,进一步推高实际增速的危险,有可能引发经济的过热和波动。因此,将年度计划确定为8%左右是适宜的。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没有实现2006年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您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改进? 谢伏瞻:2006年全国节能降耗目标没有完成,但万元GDP能耗由升转降,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措施开始见到成效。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当前,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重化工业需求旺盛、发展很快,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们正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走工业化国家几十年走过的道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高一些有其客观原因。二是经济的总体增速仍然偏快,4%的节能目标是与8%的经济增速匹配的。GDP去年增长10.7%,总需求比较旺盛,使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够快,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三是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财政体制、能源、资源的价格体系改革仍显迟缓,能源、资源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其稀缺程度,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负效应的治理成本。政府对于节能降耗、技术进步的鼓励性措施难以完全到位,所以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的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统计上也没有健全有效的能源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这些都需要努力加以改进。只要我们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既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也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政、政府采购等工具,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节能降耗;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上下努力,坚持不懈,节能降耗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 记者:按照粮食生产规律,我国粮食生产一般是“两丰一平一欠”,但数据显示,2006年已经是第三个粮食丰收年,原因是什么? 谢伏瞻:2003年以来,粮食连续三年增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三年增产是在2000年至2003年累计减产1550多亿斤后的恢复性增产。 二是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只有8614亿斤,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增大到1000多亿斤。为保证粮食供应和全国粮食安全,全国先后实施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等重大惠农政策,种粮效益大幅回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种粮面积连续三年扩大。据调查,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比2003年扩大8900多万亩,增长6%。 三是粮食单产提高。一方面,近三年气象条件有利于粮食生产,灾情较轻。据统计,近三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每年在5.75亿亩左右,比2003年减少30%,远低于10年来7.27亿亩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近三年我国粮食生产风调雨顺。另一方面,良种补贴政策充分发挥作用,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比重提高,粮食品种中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比重提高。2006年全国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比重达到53.4%,比2003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应该认识到:虽然粮食连年增产,但全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在加大,决不能因为三年增产而有所松懈,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努力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数据显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在6%以上,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伏瞻: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实际增长7.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在6%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2006年,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和本地务工。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各地加大了工作力度,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有所改善,农民工工资率提高。人均工资性收入1375元,增加200元,增长17%,对全年纯收入增加量的贡献率为60%左右。 第二,农业收入增加。一是2006年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丰收,粮食价格也略有上涨,确保了农民增产增收。二是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良好。2006年棉花产量673万吨,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继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1521元,增加53元,增长3.6%,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第三,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加快增长。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410元,增加35元,增长9.3%,加快1.5个百分点。 第四,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资金比上年增加了16.7亿元,同时,对农业生产资料实施综合补贴125亿元。全年人均转移收入181元,增加33元,增长22.5%。其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性收入人均29元,同比增加11元。 记者:2006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房地产市场和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但为什么商品房价格,特别是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还在持续上涨? 谢伏瞻:自从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以来,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积极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的涨幅已经有了明显回落:1季度上涨4.4%,2季度上涨5.4%,3季度上涨3.6%,4季度上涨1.5%。但总的看,2006年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在前两年大幅上涨之后,全年平均仍上涨5.5%,继续在高位运行。分类别看,商品住宅中的普通住宅和高档住宅销售价格的涨幅依然偏高,普通住宅同比上涨5.9%,高档住宅同比上涨7.7%;分城市看,北京(9.6%)、大连(10.7%)、深圳(11.7%)等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也是高位增长。其主要原因: 一是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需求也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居住环境的不断优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使得外埠与境外人士购房和置业需求旺盛、比重加大。另外,人们普遍预期房价上涨与实际市场表现相符,强化了人们的预期,不仅使自住者购房时间提前,标准提高,面积扩大,放大了市场需求;而且带动了一些投机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扩大了总需求。在总供给一定的前提下,带动房价提升。 二是土地开发、建设成本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土地出让制度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对土地储备、开发贷款等环节的严格控制,开发商的土地购置成本普遍提高;同时,搬(拆)迁的周期、居民的安置与补偿等因素,推动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走高;另外,人工费用、建材价格的上涨,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新建和待建商品房的开发成本,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三是商品房供应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开发建设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但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周期,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增加市场供应量,进而改善供求关系,遏制房价的过度上涨。
原作者:
来 源:福建省建设信息中心
共有171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